相貌端正、身材匀称、有点“职业病”……湖北省博物馆日前正式公布云梦睡虎地秦简主人“喜”的3D复原像,及睡虎地出土人骨综合研究成果,还原出一位秦代基层官吏勤勉的鲜活形象。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揭开了秦朝法律的神秘面纱,后曾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从2019年开始,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对云梦睡虎地M11墓主人“喜”的骨骼进行体质人类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3月25日拍摄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主人“喜”的复原像。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介绍,“喜”各部分骨骼保存较完好,综合对颅骨、下颌骨、骨盆等形态特征的观察,证明该墓主为男性。根据股骨最大长推算,他身高为161.5厘米。根据对左侧股骨头最大径的测量,推测其体质量为59.9公斤。从耻骨联合面、臼齿磨耗度等方面综合考量,他的年龄应为45至50岁。

“‘喜’生前存在高低肩,有颈椎病,经常跪坐对下肢造成了损伤,这些与他长期从事文史记载、伏案工作有关。”王先福说,“喜”的骨骼各处存在病理现象,椎骨、上肢骨有骨性关节炎。

为了加深对“喜”的感性认识,进一步讲好中华简牍故事,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复原“喜”的面貌——依据“喜”的头骨,通过二维线性测量和三维全景照相技术采集到精确数据,重建高精度颅骨三维模型,精确地分析其颅面部特征;模拟面部肌肉模型、添加面部软组织,并综合运用虚拟素材比对技术、数字雕刻技术等生成面部白膜,再添加五官、皮肤纹理和毛发;然后结合该化石的生物人类学信息和考古学遗址的环境背景因素,对其肤色、发色、瞳色等特征进行复原。

3月25日,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介绍“喜”的复原像。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近半个世纪前出土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其墓主人“喜”一直以来备受业内关注。云梦睡虎地M11墓出土了1155枚竹简,共有4万余字,这些竹简都是“喜”的陪葬品,由其生前摘抄、记录,内容包括当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和医学著作等,以及自秦昭襄王元年至秦始皇30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之大事。

“国事家事被‘喜’以编年纪的方式一一记下,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往往未见于史书,却能展现背后宏大、激荡的历史。”湖北省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杨理胜说,希望通过复原“喜”展现给大家一个普通历史人物的生活状况,勾勒出秦代历史的关键一环。

据悉,今年内,“喜”的3D复原像将在湖北省博物馆通史展厅展出。

记者:吴植、喻珮

来源: 新华社

标题:文化·视点|2000多年前的秦吏“喜”长啥样?湖北首次公布其3D复原像

地址:http://www.hmhjcl.com/bingxiang/16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