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城市格局再一次改变。
上半年各城市的经济运行数据陆续发布,工业指标出现分化。第二产业大致分为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占比更大。
文章封面图由AI生成
如果以第二产业增加值为指标,可以发现,去年底的工业十强城市在上半年迎来了新调整:
1.上海被苏州超越,广州被宁波超越。
2.工业第一城深圳继续高歌猛进。
3.作为去年工业十强城市“守门员”的武汉,今年上半年升到了第七。
4.佛山掉到了第九,泉州被挤出前十。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栏,为同比增速。上海-0.9%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特此注明。
01
上海、广州、佛山低增长
以202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依据,十强工业城市分别为深圳、重庆、上海、苏州、广州、宁波、佛山、无锡、泉州和武汉。
深圳、重庆、上海、苏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均超过了1万亿。
其余城市差距不大。广州、宁波、佛山、无锡、泉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在7000亿-8000亿之间。武汉为6800亿,接近7000亿。
十座城市工业增速分化现象明显。其中,三座城市今年上半年二产增加值出现了低增长。
第一座是上海。
今年上半年,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886.9亿元,同比增长1.2%。上海去年二产增加值原本排在第三,上半年这一数据掉到了第四,被苏州超越。苏州今年二产增加值同比增速达到了可观的8%,增速在十强工业城市中仅次于深圳。
第二座是广州。
今年上半年,广州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40.8亿元,同比增长1.8%。广州去年二产增加值原本排在第五,上半年这一数据掉到了第六,被宁波超越。
第三座是佛山。
今年上半年,佛山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356.9亿元,同比增长1.3%。佛山去年二产增加值原本排在第七,上半年这一数据掉到了第九,被武汉、无锡超越。
上海、广州、佛山工业的低增长,基本是主导产业受到冲击。
上半年,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为-0.9%,广州和佛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0.8%、-0.1%。
上海规上工业产值最大的五大行业,除了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其余都在负增长,包括汽车、电子设备、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
上海上半年汽车产量下降为82.16万辆,同比下降14.6%。
上海提出的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倒是带来了不错的成绩。
集成电路,上半年生产了164.89亿块,同比增长20.7%;集成电路圆片,上半年生产了447.07万片,同比增长3.8%
不过,上海仍面临着工业占比不高的问题。
根据《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
25%也是上海此前定下的红线。但目前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比不到23%,工业占比更低。
长三角的龙头城市如此,粤港澳的龙头城市广州同样制造业承压。
上海和广州都是我国汽车生产重镇。今年上半年,二者的汽车生产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滑坡。
汽车是广州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上半年,广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6.4%。从产量看,1-5月,广州汽车产量为94.73万辆,同比下降19.9%。
广州面临的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
广州是丰田、本田、日产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的产量分别下滑了42.02%和26.36%,哪怕是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产量和销量也下降了35.26%和39.65%。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还不高,去年这一比例约为20%。
毗邻广州的大湾区另一重要城市——佛山,则主要受房地产下行的影响。
佛山市工业增加值总量前三位的行业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中,金属制品业与房地产紧密相关。
佛山统计局在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中指出:
一季度佛山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1%,规上工业增加值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金属制品业、陶瓷压机等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增加值不同程度下降。
金属制品业是佛山市工业增加值总量排第二的行业,其负增长带来的效果可见一斑。
佛山是高度依赖工业的城市。其GDP里面第二产业贡献了一半以上。工业发展乏力,进而影响到其GDP增长。上半年佛山GDP增速仅为1.7%。
02
深圳、东莞高歌猛进
广州和佛山上半年工业表现不佳,但深圳却似乎丝毫不受影响,反而一路高歌猛进。
作为“工业第一城”,深圳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在全国城市中拿下双料第一。今年上半年,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更是高达12%,这也带动了其二是值高达10.3%,继续拉开与其他城市的差距。
工业一直是深圳的优势所在。北上广深被人们看为四大一线城市,事实上其产业结构有所差异。
深圳是这四座城市中工业占比最大的城市。北京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不足15%,上海不足25%,广州比上海略高,也只在25%左右。深圳上半年第二产业占比达到36.58%,比北上广高出10个百分点,与南京、合肥等城市在同一水平。
而今年深圳工业能拿出如此亮眼的成绩,则归功于电子制造业的高速增长。
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0%。要知道,电子制造业撑起了深圳规上工业的半壁江山。
根据深圳市统计年鉴,深圳市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构成中,电子制造业占比高达55.3%。当年深圳这一行业的产值达到了惊人的2.5万亿。
电子制造业的走向,基本决定了深圳工业的走向。
深圳靠电子制造业坐稳了第一的位置,东莞则靠电子制造业冲进了前十。
今年上半年,东莞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310.78亿元,同比增速为9.1%。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这两个指标在十强工业城市中仅次于深圳。迅猛与其他增长,让东莞的二产增加值超过了泉州。泉州则从去年的第九名(全年数据),掉到十名开外。
东莞和佛山一样,都是二产占比非常高的城市。今年上半年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增长曲线。
东莞市统计局的分析中同样提到了电子制造业,指出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9%。大刚观察(DGbeacon)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电子制造业在全国多个城市多点开花。
苏州电子信息产值同比增长11.8%;泉州电子制造业连续12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武汉电子制造业增长49.0%;广州尽管工业整体表现欠佳,电子产品制造业却逆势增长了8.1%。
03
“守门员”武汉成功晋位
十强工业城市中,其余城市在工业指标上,都有不错的表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在7%以上。
重庆守住了第二名的位置。上半年规上工业增速达8.6%。这得益于汽车产业的加速。
据重庆市统计局,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拉动全市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3%,较一季度加快6.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5.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达59.7%。
统计局解读文件中特别点名了与华为合作的赛力斯。
“目前我市汽车产业增长核心仍在于赛力斯,其2月上市的问界M9销售供不应求,M7和新款M5销售同时向好,企业生产水平持续攀升。受赛力斯带动,金康新能源、青山工业、沪光电器等配套企业亦实现高速增长。”
靠问界的爆款车型,重庆汽车工业开出第二春。
苏州与上海交换位置,从第四走向了第三。苏州上半年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9.5%,拉近与重庆的差距。
两个行业对此贡献最大,一是前述的电子信息产业,二是汽车制造业。这两大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73%。
和重庆抓整车生产不一样,苏州提出的是“既抓整车、更抓零部件”。
江苏是全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最大的省份,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规上企业近3000家。而江苏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又以苏州为首,苏州零部件企业产值占到江苏省的36.51%。
宁波超越广州,从第六走向了第五。上半年,宁波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6.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宁波工业的表现可以用“稳健”来形容。
和宁波一样“稳健”的,还有无锡。无锡此次保持在第八的位置。上半年无锡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6.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2%。
令人意外的是武汉。去年武汉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全国排名第十。但是今年上半年,十强“守门员”武汉从第十升到了第七,居于无锡、佛山、东莞前。
武汉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6%,这是武汉上半年经济数据中亮眼的一笔。作为传统汽车重镇,在汽车产业承压的情况下,武汉规上工业增速却并不逊色。原因何在?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9.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0%。分产品来看,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光电子器件、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9.8%、37.8%、30.9%、18.0%、12.5%。
首先,在电子制造业多点开花的形势下,武汉49%的增速也可谓数一数二。武汉的光电子产业独树一帜,光电子器件产量大增30.9%。这些新动能在关键时刻扛起了大旗。
其次,在全国燃油车产销疲软的态势下,武汉也很早布局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转型。目前成效初显,新能源汽车产量增加了69.8%。尽管放在全国来看,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规模还不算大,进步却显著。
可见,十强工业城市的行业竞争,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电子设备制造业起到了关键变量的作用。未来也将如此。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标题:十强工业城市新调整:武汉升第七,苏州超上海,宁波超广州
地址:http://www.hmhjcl.com/zhishi/265764.html